【面對玻璃心的孩子】

到府育兒諮詢顧問 . 大樹叔叔到府育兒諮詢 ・ 2018-06-19 ・ 專家經驗分享

分享:




常有家長會提到,孩子動不動就崩潰大哭。

一點點小事,例如別人先按了電梯,就崩潰倒地;鞋子穿不好,崩潰;玩具車排不好,崩潰…。

這樣的崩潰,大約在3歲前後,會達到某個高峰。

怎麼辦?明明就只是一點小事,挫折忍受力會不會太低了?


孩子怎麼了?

3歲的孩子,有幾個發展特質,讓孩子容易玻璃心。

自我意識高漲,非常自我中心,希望事情要按照自己的意願想法,強烈的想要掌控一切,

想要自己決定,自己做,不要別人幫忙,或是指定要誰做要誰幫忙。

誇張的說,就是「朕即天下,唯我獨尊」。

狀況好,看起來好像天不怕地不怕,可是一旦不順自己的意,就天崩地裂。

再來是”秩序感”,孩子對身邊人事物,逐漸有自己習慣的作法看法。如果和孩子習慣的不一樣,和孩子想的不一樣,崩潰。

另一個狀況是,會說人話,卻說不出自己強烈的情緒感受。情緒激烈,卻有口難言,就瞬間崩潰。

我常開玩笑的說,這些孩子的崩潰,跟失戀差不多。

讀者可以想想,你當然是如何面對失戀的呢?

「多失戀幾次就會好?」

失戀並不會好,每次的失戀都很痛,但是隨著失戀的次數變多,失戀的情緒反應,會逐漸遞減。


照顧者(家長)怎麼了?

有些家長,即使知道孩子不是故意崩潰,面對孩子失序的情緒,還是很想打罵小孩。

一部份是因為,我們已經被社會化,經常需要壓抑自己的衝動,

可是孩子卻可以不爽就不爽,那會讓我們壓抑的能量,一再的被點燃。

所以我們平常壓抑的情緒愈多,就愈容易被孩子的情緒失控惹怒。


或者是,我們對自己的要求愈高,我們不允許自己有情緒,就愈是無法接受孩子的情緒失控。

也有可能是,過去我們是孩子時,照顧我們的人,也不允許我們可以有情緒。

如果我們不接受自己有情緒,通常也無法接受自己有情緒。

如果我們不懂得適當表達自己的情緒,通常也不知道,如何引導孩子適當的表達情緒。


怎麼辦?

除了理解孩子正在成長,正在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(情緒過大卻無力表達),我們第一個可以做的是,「保護孩子的安全」

孩子可以崩潰,但是不可以傷害自己,不可以傷害別人。

孩子可以躺在地上翻滾,但是不能讓自己受傷;孩子可以生氣大哭,但不可以動人打人,把氣出在別人身上。

更進一步的作法是,也不可以影響別人,要崩潰,可以到人少的地方,或是盡量不要影響到別人的地方崩潰。




再來是「陪伴等待孩子冷靜」

每個孩子可以冷靜下來的方式不同,這部份需要讀者去嚐試,才會慢慢找到孩子的冷卻調節開關。

通常慢慢來比較快,照顧者自己愈是冷靜安穩,愈是可以保護陪伴孩子冷靜下來。

千萬別做火上加油、雪上加霜,甚至是落井下石的事,

例如「哭什麼哭,用說的」(啊就說不出來啊!還有,這時候要說什麼啊?)

「又沒有怎樣,你怎麼每次都那麼愛生氣…」(這是在加燃料)


下一步是「描述猜想發生了什麼事」

「你不想要別人按電梯是不是?」、「你想要自己按,不要別人先按是不是?」

「沒有按到,你好生氣好生氣是不是?」、「你氣自己動作比別人慢是嗎?」

把好壞對錯先放在一邊,先陪孩子去看看發生了什麼事,這部份就是在幫忙孩子慢慢有能力用說的,

我們的猜想,代表我們在意孩子,我們的描述,增加孩子表達情緒想法的詞庫。


最後是「下次可以怎麼做呢?」

陪孩子去想想其它的可能。例如我們可以等別人上去之後,再按一次。

孩子一開始可能還是無法接受,慢慢的,孩子可以經驗到,不是錯過了,

就永遠沒有了。孩子活在當下,他們需要一點時間擴展自己的視野。


祝福讀者,在面對孩子的玻璃心時,都能夠有好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