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免孩子變媽寶關鍵時期 一歲後請把他交給爸爸帶

心理醫師 . 許浩宜,心理學與生活 ・ 2017-07-28 ・ 大醫師小分享

分享:




放不下的母親職責,是許多為人母者,共同的心情體驗;但很矛盾的,許多時候,我們又特別希望有人可以幫忙,以家庭的心理健康來看,這個幫忙的人應該是「老公」;但偏偏在實際生活中,我們往往比較信任或仰賴「老媽」。

 

於是,在孩子出生後,你可能很明顯地看到夫妻間的差異—妻子總是忙著抱孩子、餵孩子,先生卻可能是在旁邊幫忙「玩」孩子、「逗」孩子。這種狀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年齡差距較小的夫妻身上,搞得新手媽媽們紛紛感嘆:我老公,根本就是我的大兒子!當爸爸和當媽媽,真的很不一樣!

是的,從心理學來看:父親和母親,真的不太一樣,角色上不一樣、功能上不一樣,心理歷程上更是不一樣。

 

母親提供安全環境,父親提供熱情活力

 

在心理學領域中,許多研究發現母嬰互動的重要性,而且這種互動模式不同於嬰兒和父親之間的互動,也就是說,父親和母親對孩子來說,意味著不同的發展功能: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依附對象,提供孩子安全的生長環境;父親是孩子的第二個依附對象,提供孩子向外冒險的熱情活力。

 

第一個依附對象和第二個依附對象有什麼差別呢?

一般來說,孩子從出生以來,必然經歷一個與媽媽「共生」的階段。 

所謂「共生」指的是:我一定要有你,才活得下去—不管是生理或心理上。

在這種階段,「媽媽」角色給孩子的感覺就很重要。
心理學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:一個瘋狂的孩子背後,通常有一個瘋狂的母親;母親對孩子的影響通常是不需透過言語,僅通過與孩子共處的關係就能傳輸給孩子。

所以,母親內心的平靜穩定將能提供孩子一個穩定平靜的安全環境。

 

孩子和母親之間,是一種細水長流,好壞並存又矛盾複雜的關係。

 

這種「你儂於我、我儂於你」的母嬰關係,一直要到一歲之後,孩子逐漸長出自己的獨立性,他們便需要把眼光從母親身上轉移到外在世界。此時,「爸爸」就是孩子和世界的橋樑。

 

比起與「媽媽」關係建立的細水長流,孩子和「爸爸」建立關係是很急促的,你可能會發現原本總黏著媽媽的孩子,有一天「突然地」老是喜歡和爸爸走在一起。而且和爸爸在一起的神情,與和媽媽在一起時不同:一個健康的孩子,和媽媽在一起的眼神裡充滿信任與穩定,和爸爸在一起的眼神則閃爍著興奮與熱情。

 

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,孩子對於缺席後回到家庭裡的父親,通常充滿熱烈的歡迎;對母親缺席的歸來卻可能充滿拒絕與憤怒。這種原始的、心理上對父母角色需求的差異,讓母愛在孩子出生那一刻就急著湧出(因為孩子才出生就急著需要母親);但父愛卻總是慢半拍才來到(因為即使男人想,他們也無法提供孩子先天的哺乳餵食)。

 

讓孩子不成為媽寶,父親角色極其重要

 

剛出生的孩子在心理上對母親角色的需求,可能讓新手媽媽們一下覺得被綁住了、走不開。
這種感覺對當媽的人來說也很矛盾:一方面驕傲自己對孩子而言如此重要,卻又常常覺得被黏得喘不過氣來

 

不過,站在心理學的角度,我想要告訴媽媽們一個很重要的訊息:
如果妳不想妳的孩子未來成為一個媽寶,在他一歲之後,妳就要想辦法把他踢到他老爸身邊去!